顯示包含「書」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書」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9月21日星期六

數位併發症


這本書的內容,覆蓋近代的數位生活生態,很全面,也有深度。書內盡是文字,只有一兩張原發表文章的圖解,看時要有點耐性;最近較忙,只能早上吃早餐找時間時看幾頁,晚上睡前看幾頁,主力在週未,共看了近一個月。 

書面的字眼很吸引"Google 把我們變笨了嗎?"。
這世界不是只有黑貓或白貓,所以答案不會有絶對。每個人一生遇到的事,多得數不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對事情的影響難以估計,加上步數位時代,事情或生活轉變速度快得沒時間消化。現時生存著那幾代人,對事物事情的了解盡是不同,更甚的是發生了的事而不知道。

人生有涯而學而無涯,如因有涯而不學,那就是笨。這書值得看!

2013年8月31日星期六

中年廢物


今天看畢這本書由馬家輝著的「中年廢物」,很好看。中年一點也不廢,人生經驗豐富,尤其閱歷高及見識廣的人仕,其見解獨到,看他們的分享,很有feel及啓發思考。平日有空時也會閱讀馬先生在報紙上的專欄,所以看畫前對他也有點印象,經這一讀,對他更也欣賞。

2013年8月18日星期日

思考的藝術 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今天看畢這本書「思考的藝術  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這是翻譯版,作者Rolf Dobelli 是瑞士人,由台灣人翻譯,不計準確度(其實係無從稽考),文章用的是台灣近代中文,有些地方比較地道,間中看到小部份字句稍為蹺口或看不慣;但這書值得看,因為作者能抽身以另一個角去看社會現象,不論其觀點是否準確,也可以幫助讀者擴闊思考。另不得不提的是,書中的插晝很好看,幽默得來有意思。

閱讀這書過程中,覺得作者喜歡以數理及研究測驗的結果去做論證,所以論點都幾客觀;當然,近代人也喜歡以科學化去看事物,但重點是方向及客觀性。如果以負面方向去想問題,又或先定下主觀的目標再以科學化方式去進行計算或找論據,就會做成看似有理但實際上是謬誤的結果(結果就是自然所想的東西)。作者又指出有位教授用了十年時間檢視二百多位權威或預言家或專家所做的預測(共八萬多個預測),他們的預測準確度不比隨機生成器的高。

個人角度來看,生活又不可以大過以數理化來看,有時加入包容(雖然這樣可能不精明),生活才可以活得開心點。當然,首要條件是有能力,看得通看得廣,之後才可以做出合理的調整而生成包容,否則蠢了也不自知,攪出問題就不可以怨人了。


2013年7月28日星期日

用腦,要用對方法!


剛剛看畢這書,是日文書的中文翻譯版,在書展買的,幾好看,今天分了幾個時段己看畢,值得對期望改善個人發展或有學習障礙人仕/其家人看。

書展那天在場內揭了這書其中幾頁,直覺上覺得可以給一個跟書題沒關的問題取點靈感,見有拆扣,所以買回家慢慢看。內容不深,可以說是深入簡出,主要是圍繞"多巴胺"、"壓力"、"喜悅"、"腦反應",及"環境"對學習和耐力的影響。作者強調,人出生都是白紙一張,天才也不是天生,而是後天而成,只是許多時天才遇到的"學習能力啟發"機會比大及早,這跟環境及際遇有關,所以,只要了解其關鍵,任何人也可以啟發前所未有的能力。

看完這晝,對原本的那無關的問題找不到靈感,但看了一本不錯的書也覺得有得益。 :)

2013年5月13日星期一

上課不要烤香腸


這本書是九把刀的著品,沒看過他的部"那些年"電影,但出名到不看也聽過他大名,前陣子在網上找書時,不知個那個搜尋關鍵字跟這些吻合,才知道他有這本大作。書名很惹笑,什麼上課不要烤香腸;好奇上課又怎可烤香腸??這畫可外借,那就booking,一星期後順利就取到手。今早開始看,己看畢,跟上課完全無關,是一個攪笑虛構小說,風格很俏皮的,故事內容出人意料,除了首篇很正說的現代人生活外,其他的故事發展真的猜不到(也許是沒看過他其他作品的原因,或也許平日較少看這題材的書)。

文章其中有提及一些關於香港事物,及"那些年"在香港票房佳績之事,還有這個,一看真的笑出來。

真的想不到大名作家也玩這招,還出了三四次,放心,這本書的厚度也近一寸,內容豐富,只是作者占書商版稅便宜吧!又或引讀者發笑。 ^^


另外還看了半本 "101 Designe Methods, A structured approah for driving innovation in your oraginzaiton",這本書寫得好,設計也一流,是本很不錯參考/工具書。

2012年10月11日星期四

翻譯書

很久沒看翻譯日本文章的書,想不到此書的翻譯功夫這麼特別,也許不可用特別來形容,應該說是地道化,整本書也翻譯得滿足台灣色彩,但又保留了日本人的生活表現。

這樣說好像很不錯,但又不是,因為文化關係,讀起來覺得有點怪。原文是日文,經台灣翻譯成繁體中文,再由一個香港人去讀,閱讀的過程包含了三地文化,期間的理解轉變過程,許多詞彙跟原意有些出入,又或對某些文章描寫有不同的理解,更有些是看也看不明。
當然,看不明的地方不算多,只要耐心繼續看,最後也可以明白內容。

例如,書名用了 "xxxx得學會罵人",罵人這兩字很突出,好像是教人罵人似的,
看畢整本書看,可以告訴你 "不"!
其實這兩字的原意是 "指責" 和 "指正" 之間的意思。

有些字真的看到頭痕,什麼 "嘜啦" 、 "出包" ,看來很有趣,但憑字也很難猜出其意,只得閱讀後文來推出意思。

相信這情況也出現在blog內,有時,自家也在文章用了俗詞或口語他的文字,也許這會使海外或神洲的讀者看不明白。

 說回這書,除翻譯外,有三點值得欣賞:
(1) 排位設計好,文章整理易看。
(2) 情境描述豐富
(3) 人性化的手法表達,全書善用三個角色,包括作者、你、他。

為什麼會買這書,只有一點,就是情境豐富。這書寫出超過一百個情境,早前正思考些複雜的問題,需要廣闊思考,買書前看過幾章覺得有點幫助,但回家後看,就發現翻譯的有趣地方。書已畢看,沒有白花那書錢,跟著來的幾本都是借,書是新技術的書,不用錢,希望時間可平衡得到可全部看畢就好了。^^

2012年8月18日星期六

難忘香港食與色(城鄉風俗雜憶)


剛剛看畢這書,些書是在上個月的書展中購買得來,無記錯的話,是拿錯標目書而買來的;因為當天是先四圍看書,心中記下想買的書,再找出版商檔位,找到的話就在出版商處買,這樣可能可獲多點優惠,找不到才再回頭買,因此拿錯二三線想看下但不一定想擁有的書也不出奇。

這書的封面不錯,揭過的文章部份也精彩,尤其是寫香港七八十年代吃的往事,感覺親切而有趣,香港人看香港人寫香港,當然有點共鳴,更何況是近代,有些是出生前的事,看些略知一兩的故事總是容易投入。

此書由陳雲著,內容大致上可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寫近代生活與吃,有些章節還提及他的寄養兒,帶出warm的感覺。第二部寫近代的吃與政治,其中包括神洲黑心食物及醜惡政治下的惡果循環。第三部寫中外古今之色。

看這書的速度很慢,一來書中有不少引述和註解,還有些是古文,要慢看;二來不是追書交功課,無必要看得快。不過一看到中部己想快些看畢,因為現在看書本想輕鬆一下,看到這些題目,感覺有點重,但看開又開看;而去到後半部,看得有點"吓"的感覺,如以現在社會上認同的水平來說,內容出位,有些更聞所未聞,所以在下只好認是英國殖民地後期出生的港人好了。 ^^"

讀後感:知多一點,不是全認同,但有助思考,此書內容豐富,用詞講究,記錄了一些傳統城鄉風俗事跡,和社會改變中的食食與色之事,是一本非100%談香港的書。

2012年8月4日星期六

香港舊事重提

剛剛看畢由江啟明先生著作的"香港舊事重提",看得開心,因為江啟明先生是在下喜歡的香港畫家之一,他畫香港景色很富感情,非常細緻,經歷多,見聞廣,文章內容及手繪插圖也很精彩,從文字中可看到江先生的包容及正直之心,帶出正面訊息,看得令人舒服。這書今年(2012年)出版,七月時已印到第二版,犀利! :)

2012年7月26日星期四

賈伯斯傳


剛看畢賈伯斯傳,七百多頁,看了很久,分了多天看,此傳內容精彩,有部份蠻有共鳴感,在下也是同時喜歡科技及藝術,所以對賈伯斯的工作熱誠很欣賞,當然惡脾氣和欠風度除外。作者對賈伯斯的一生寫得很長詳,看他的傳,除了對他本人有多點認識外,同時回顧了近代的電腦和科技用品發展,還看到一些電腦名人小故事。作者的文章佈局很好,尤其是結尾,相信這書對 steve jobs親友和apple fans是一份好禮物。謝謝J君借閱這本好書。

此書很重,今晚不用舉啞鈴了。^^

2012年1月18日星期三

樂活在家 LOHAS


為了本週五的Party,晚上OT後專程搭車到Megabox購買這本書「樂活在家 LOHAS (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tainability)」。

這本書是上個月在Megabox 的大眾書局發現,當天揭了數頁,已很喜歡,計劃在減價時購買,由於週本有交換好書的活動,也想跟校友分享這本好書,所以不等了,今天購買。這本書是彩色印刷,有大量圖片,內容談新一代的城市綠色生活、利用現存物資DIY做可愛又追得上潮流的日用品、不同月份 / 季節的食譜...。相信誰看完之後,也覺得環保一點也不難,不老套,還多了一種時尚惑。 ^^

最喜歡的一章是教利用鮮花鮮草來印染花圖到布上,印上花圖的布可製成不同的用品,好看又實用。喜歡Green living style / 做小手作 / 環保 / 提高生活質素的朋友,不要錯過呀! :)


書名:樂活在家 LOHAS
ISBN 9789621438454
編著: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出版社: 萬里機構



2010年8月14日星期六

http://www.bitbit.com.hk

這本是是小克的新件作,名「http://www.bitbit.com.hk」。
今天看完,越看越喜歡,可能是IT人吧,看人家用另人個角度描繪IT,特別覺得過癮。本來很喜歡小克的安安及佳佳,現在有點喜歡BitBit了。^^

其實有時會想,電腦的虛擬世界,是真虛擬嗎?
也許大家生活的真實世界也是虛擬,大家也在發夢,夢醒了又是另一世界。

2010年7月26日星期一

大象風雷

今年逛書展,收穫也算豐富,但真正買給自己看的只有一本雜誌,及一本拿上手就非常喜歡的書「大象風雷」。「大象風雷」的作者是江啟明,他是晝家,也是老師,印象中很長久長久以前有過一面之緣,所以天在會場見到江老師,感覺不太陌生,很開心跟江老師打過招呼,還取得他的親筆簽名呢! ^-^

「大象風雷」是江老師以他爸親的經歷,透過小說形式和加插許多好看的圖畫(包括香港景物的寫生畫)、背景資料、歷史地圖,導出第一代香港新移民故事。一向喜歡看香港故事,還有這麼多好看的畫,香港中央圖書館也收藏這書,現擁有一本,真好,週未可以慢慢細看。 :)

2010年1月9日星期六

Twilight 。月蝕。破曉

剛剛看完暮光之城-破曉 :)

最近K書太happy太投入,所以好像沒多時間,每天是重要做四件事,返工、吃、看書,瞓覺。前個星期日,買了Twilight的月蝕後,只花了幾個晚上完看,隔了一天又到書店買埋第四冊(即最後一冊)破曉,前後不夠兩星期,看了千多頁的書,有點滿足感。

喜歡Twilight的故事,人物豐富又幽默,場景很有現代感,超現實得來又不誇張,有許多讓人幻想的空間,添了不是吸引力。作者對事物的描述很細緻,愛情親情友情表達得很到肉,但打鬥場面方面,相信看電影會好得多。 ^^

2009年10月30日星期五

漫遊香江.用放大鏡看香港

最近在圖書館借了這本書,作業王宛儒是位出國留學的台灣姑娘,現時定居香港,ID card有三粒星的,己有孩子,她以自己的角度去看香港,很特別。由於是台灣姑娘,寫的是繁體字,用詞文法與香港相近,讀起來很舒服,而且她曾在外國生活,見識及視野較廣,對地道的香港事物,看法可遠可近,文章觀點有趣得來又真實,是一本不錯的輕鬆消閒小品。另一提是,書中有多張鉛筆/彩筆插圖(黑白印刷),畫得不錯架。

相關資料:誠品網路書店- 漫遊香江: 用放大鏡看香港 (介紹)

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這本Tuesdays with Morrie的中文版是親戚借給我們看的,DeepC媽先看畢,星期五晚專心看,今天己將整本ko晒。這本書的內容很好,翻譯技巧不錯,讀起來很流暢,作者以淺白的手法道出生命的值價,看時易有共鳴。其實許多書中的重點在過住己明白,但人總是善忙,又或很易被社會的風氣感染,要時刻清醒過活,使生命有意義,其實一點也不易;怎樣也好,每個人也要好好的過活,不要浪費生命。讀後感想是,DeepC都希望遇到一位如書中的教授,世上令人尊敬的教授有不少,但如書中愛學生時刻也尊重和別人的敎授真是少見。^^

2009年7月23日星期四

書展.季羨林

計劃好昨天去看書展2009,還在網上登參加「談傅奇才女張愛玲」講座,可是上星期生病後,體力還未回復,怕到人多擠迫地方,兼長途跋涉加排長龍,體力應付不了,出事就麻煩,所以取消行程。

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家中的書很多還未看完,己在圖書館借的十本書,下個月要還,另外Book了一本蔡瀾的作品,己可以提取,還有隔一月又開課,這學期要做點準備,所以唔洗問阿貴都知買了新書也沒時間看。

去不成書展,但可以展示下最近借的書。話說一個星期前,飲茶時看報紙得知中國學者季羨林教授離世,看過他平生事跡,有點敬仰,他博學多才,曾出國留學,重公德,在教育上出了很多才;再看他的金句,很有共鳴,所以飲茶後即時到圖書館,找了六七本他/有關他的作品,現場讀了多篇,從其中選了三本他的作品借閱。

包括有:「季羨林說和諧人生」


以及季羨林回憶文集.此情猶思的第肆卷「游歷天下.老有所悟」,以及第伍卷「耄耋抒懷.學海探珠」
這三本書都好看,其中一本己有人recall,希望夠時間看完它。 :)

2009年1月11日星期日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上年的最後一天(31Dec2008)難得創作人阿銓兄台借出「牧羊少年奇幻之旅」,DeepC才有機會免費閱讀此書,昨晚看畢,感覺良好,每看完一本好書也有這種感覺,尤其是有共鳴的內容,會引發相關的思考,重溫一些己懂但忘了學識,學識是指學習後所獲得的知識,這些多數是得從錯誤中所學來,又或撞板無數次後學會的防避問題方法或技巧,因此多看書可助善忘的人保存知識。

說回這書,其重點是告訴你踏出第一步的重要性,凡事都有第一步,當你踏出第一步後,奇幻之旅即啓程,你將會獲得跟以往生活不一樣的東西,不一樣處境,是好是壞關鍵在於閣下的領悟力、意向、信心,以及能否溶合天地萬物之道。

此書對不同的宗教有很好包容性,沒有偏袒,內含豐富的彩色插圖,表達技巧不沉悶,內容容易明白,也有幽默的一面,故事發展編排得很好,happy ending 來得自然有說服力。這回看的是翻譯本,翻譯的功夫很不錯,語句整體暢順,尾部有一段話用了很老外的表達手法,「有一個諺語說:『事情若發生一次,那它不會再發生第二次,但如果事情發生了兩次,那麼它肯定會再發生第三次。』」,這句話若用廣東話來表達可簡單得多,俗語有話「一不離二,二不離三.」,簡單直接!也許應這樣想更好,中內外人士的智慧是大相同。 :)

書本相關資料:
ISBN 978-957-13-4171-2 , 時報出版

2008年10月25日星期六

沙巴翁的城市漫遊.Sabayoning The City



前陣子經過Kubrick,被「沙巴翁的城市漫遊」的封面設計吸引著,看書背介招,此書由香港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系的老師、研究生及學生合著,以文字漫遊香港這個獨特都市。隨意揭開書中某一章,內容很精彩,文章寫得很活潑生動,幽默之餘又有意思,看完一章即時追看下一章,不然間萌生買書的衝動,但腦袋閃出家中書櫃迫爆的影象,免得自己把持不了,只好不捨地將書放下,但念念不忘,多天後還記起它,前思後想,試試到學校的Library搜尋網找找,結果是...太好了,找到,而且還是在架上可外借,即時抄下書號,借回家慢慢欣賞。

這本書分了多天才看畢,有如嘆咖啡,悠閒地慢慢細味。九位作家在這書中以文字及不同的手法,帶領讀者用腦袋重繪香港,以不同身份不同年代角色飛越甚至是閃現於港島區,同時放入不同的元素,如數字、音樂、電影、歷史、趣字,及背景人語,感覺上很親切很到肉,有點虛幻但也很真實,不禁模仿「錯置日期」那篇其中一句的語調說聲:「一看就愛死了」!

很想重看,很想擁有,相信下次經過Kubrick會買一本回家。

這書特別推介給HKU的網友,以及盈祉 ,相信你們也會喜歡的! :)



沙巴翁的城市漫遊 http://sabayon.culturality.net/

沙巴翁的城市漫遊內容試閱

2008年8月11日星期一

兒樂無窮

小時候真是十分多東西玩,閱「兒樂無窮」時籲起不少回憶,以下是書中提過而DeepC又玩過的玩意,看看你又玩多很少?^^

  • 猜皇帝

  • 跳繩、跳大繩

  • 捉蟹

  • 紙足球 (用紙摺成二隊Λ形的足球員及足球,再摺兩個紙籠門就可以玩)

  • 玩橡筋圏 (拉出不同的形狀,例如:星星,火箭...)

  • 由大人帶去公園 (常到的有:九龍公園、動植物公園、樓下的屋村公園,也去過虎豹別墅、海洋公園和荔園,荔園那隻大笨象勁臭!!!)

  • 學校旅行 (回想起來覺得這活動幾悶,因為限制多~ V.V)

  • 薯仔印 (勞美功課之一)

  • 看公仔書 (牛仔及老夫仔)

  • 膠公仔 (超人、怪獸、男女人型公仔、動物,通通都有)

  • 其實DeepC玩過的不只這些,有機會寫過另一篇文章告訴你其他未提過的玩意。 ;)

    相關資料:兒樂無窮──童年歲月的玩樂回憶(作者:吳鑑雄) ISBN:978-962-8959-44-0

    2008年8月10日星期日

    國際標準書號 .ISBN

    國際標準書號(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簡稱 ISBN ),於一九六七年設立,是一套國際紌一書號系統,由五組共十三位數字組成,用以快捷有效地識別書籍的出版地,出版社及書名,還便於國際間出版品的交流與統計。使用這系統,每一本書都編上一個唯一的書號,在廣泛地應用下,不論找書、訂購書籍,以及盤點存貨都帶來方便。

    究竟書號的五組數字格式是怎樣?其代表又是什麼?

    看看這個就可知道

    ISBN 結構

    註解前綴號 -

    國別/地區
    語種識別代號 -

    出版者
    識別號 -
    書名
    識別號 -
    稽核號
    例子

    978 -

    962 -

    04 -

    0888 -

    8



    [前綴號]是國際貨品編碼協會(EAN International)所分配的圖書全球通用代碼,現時是「978」為首,當「978」的書號用完後,前綴號將加一繼續使用,即978+1 =>「 979 」。許多時候,本地書所印的ISBN號會忽略前綴號,只用10個號碼來代表,但barcode的數值還是包括前綴號的,如下圖:


    如想進一步了解ISBN號,可參閱:香港公共圖書館 - 國際標準書號 (ISBN)